包阅导读总结
1. 深圳创新、创新文化、企业家精神、资本杠杆、共享机制
2. 本文是宋志平在新书发布仪式上分享的深圳创新的十大启示,包括创新文化、市场与政府结合、尊重企业家、呵护民企、用好资本、重视人才使用、完备产业链、办好教育、组织全球创新资源、建立共享机制等方面。
3.
– 文化是灵魂
– 创新文化是创新的源泉,深圳创新文化源于改革开放和移民文化。
–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
– 创新依赖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深圳体现得尤为明显。
– 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
–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深圳的特产和宝贵财富。
– 民企创新活力强,要精心呵护
– 民营企业是深圳发展的主力军,深圳支持民企做了不少工作。
– 用好资本杠杆,撬动创新创业
– 创新离不开资本,深圳“创新+资本”模式支持创新创业。
– 引才重要,用才更重要
– 引进人才后要创造好环境,让其能力得到发挥。
– 完备产业链条,带动创新繁荣
– 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深圳产业链齐全。
– 办好教育,要重视“结构”
– 教育是创新基础,深圳重视教育和基础科研。
– 拓宽视野,在全球组织创新资源
– 创新要自主也要开放,华为等企业引入全球资源。
– 建立共享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 共享机制重要,机制是创新动力和企业发展关键。
思维导图:
文章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24UvAeGUFVxxo7C9YRkUXg
文章来源:mp.weixin.qq.com
作者:笔记侠
发布时间:2024/7/26 13:04
语言:中文
总字数:3222字
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评分:78分
标签:创新文化,企业家精神,资本杠杆,人才管理,产业链整合
以下为原文内容
本内容来源于用户推荐转载,旨在分享知识与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邮箱 media@ilingban.com
内容来源:7月17日,《创新高地—深圳创新启示录》新书发布仪式。 分享嘉宾: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
第8431篇深度好文:3225字 | 7分钟阅读
今天特别高兴来到深圳的北大汇丰商学院,给大家讲讲《创新高地——深圳创新启示录》的结论,主要是十大启示。
第一个启示,“文化是灵魂,创新要有创新的文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费尔普斯写了一本书《大繁荣》,他认为创新和制度无关,主要和文化有关,经济繁荣的源泉是现代价值观。比如,工业革命的文化基础是文艺复兴。
从深圳来看,深圳的底层价值观是什么,它的创新文化究竟来源于什么地方?
我们分析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源于改革开放的文化;二是源于深圳的移民文化。深圳是移民城市,四面八方的人怀着改变生活和改变命运的想法汇聚到了深圳。
人人都创新,家家都创业,在深圳待着的人可能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的,如果从其他地方来深圳就会觉得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二个启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
有人觉得创新只是一个市场行为,其实创新也依赖于有为的政府,政府的作为对于创新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就是中国特色,深圳体现得特别的明显。
第三个启示,“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记得深圳曾有一位领导讲过,其实我们的荔枝不如东莞的好,海鲜不如香港的好,深圳的土特产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这句话一语中的。
深圳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深圳是企业家成长的沃土,这么多年来,在这片沃土中诞生了一大批企业家,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家,也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家,企业家是深圳最宝贵的财富。
第四个启示,“民企创新活力强,要精心呵护”。在深圳这些年的创新过程中,这里没有大的造船厂、钢铁厂或是化工厂,深圳是由一个小渔村慢慢成长起来的。
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深圳发展的主力军。
像华为、腾讯、比亚迪这些领头的公司,不光是深圳的领头公司,也是全国各行业的领头公司,甚至是世界一流的企业。这些年来,深圳在支持民企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第五个启示,“用好资本杠杆,撬动创新创业”。
创新离不开资本,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讲到“创新是新组合,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的组织者,同时资本是企业家用于创新的杠杆”,如果没有资本,企业家是很难创新的。
在深圳的创新上,资本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深圳有500多家上市公司,仅南山区的粤海街道居然就有100多家上市公司,这么多年来,资本对于创新的支持是非常大的,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资本的作用。
我去一些省市调研,有的领导说我们这儿第一缺技术,第二缺资金。
其实,一是缺创新文化,有了创新文化才会有更多技术;二是缺资本,不只是资金,资金借了要还,会推高企业的财务成本,而资本是企业和企业家真正用于创新的杠杆,所以缺的是资本。像深圳是“创新+资本”的模式,支持了创新创业发展。
第六个启示,“引才重要,用才更重要”。
我们都知道人才重要,但是有的地方引进人才后,后续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比如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固然重要,但用好了更重要,需要考虑是否为人才创造了很好的环境,让人才的能力得到很好地发挥?
第七个启示,“完备产业链条,带动创新繁荣”。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很关键。引用一个事例——一个美国人在华强北自己买零部件组装了一个苹果手机。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深圳围绕着这些产品的产业链很齐全。产业链至关重要,硅谷的IT产业链是很齐全的,很多企业聚集在这个地方,深圳也是,深圳的产业链非常齐全,所以这些创新企业、高科技企业不是孤立的,存在着产业链的配合,华为、比亚迪等也是这样。
第八个启示,“办好教育,要重视‘结构’”。教育是创新的基础。当年二战之后美国发现本国的技术大部分来源于欧洲,于是研究怎么能有自己的技术?
美国的总统就让麻省理工的教授范内瓦·布什整理了一份报告,这个报告后来翻译出版的书叫做《科学:无尽的前沿》,这本书讲了什么呢?
它讲的是美国要想在技术上发展,必须要把教育和基础研究做好。同理,深圳在成为世界级的创新高地、成为中国的硅谷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教育和基础科研。
任正非先生说:“我们缺的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深圳这些年在教育上下了很大功夫,最早有深大,后来又引进了不少学校的研究院,再到后来又办了几所知名的大学,包括南方科技大学。
学校对一个地方的经济至关重要,这不光是说理工科的研究,还包括商学,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有没有好的商学院也很重要。像深圳有北大汇丰商学院这样的商学院,对整个深圳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不光培养了人才,教育也是创新的基础。
第九个启示,“拓宽视野,在全球组织创新资源”。
创新一方面要自给自足、自立自强,加大自主创新,同时也要开放,加大集成创新,引入各种资源,要把全世界的创新资源为我所用。
华为在全世界有100多个研发中心,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为它所用。深圳不光要改革,也要开放。
第十个启示,“建立共享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去年,我出版了一本书《共享机制》,讲的是共享机制在经济领域和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我们不仅做经济要共享,做企业也要共享。企业不仅需要企业家精神,需要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同时也需要调动广大技术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这就需要依靠机制。
所谓机制,指的是企业效益与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只有当二者之间存在联系时,机制才能发挥作用;反之则无机制可言。
在过去,人们更多称之为激励机制,将员工视为雇员。今天在企业内部,我们观察到员工、干部和技术人员不仅是劳动者,更是重要的人力资本。
德鲁克曾提到“知识工人”,而任正非认为华为是“知本主义”。因此,在进行企业分配时,我们不能仅看到金融资本的作用,还应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只有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分享财富,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前不久,我去山西参观了平遥票号。平遥票号在二百多年前就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它们采用了一种机制:东家持有银股,而掌柜、账房先生和伙计们则持有身股。
在年终分配时,东家分50%,掌柜和账房先生分25%,伙计们分25%。虽然每个伙计的分红可能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但到了年底,这些分红仍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正是这种机制,使得二百多年前的山西平遥能够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大城市的银行系统。
在管理实践中,我经常强调一件事:管理的真谛就在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关键是设计并运用好机制。
在企业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机制,即便是最优秀的管理者也难以取得成功。相反,有了良好的机制,企业管理便不再依赖于个别“神仙”式的人物。因此,机制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以深圳为例,民营企业是市场主体的多数,机制灵活多变。机制不仅是创新的动力,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驱动力,机制则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缺乏有效的机制,创新活动将难以为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厂房、设备、产品和现金等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关注人——尤其是员工的内在动机和心理状态。
人心的向背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机制的设计正是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确保企业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