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野生产品经理崛起:别被网上文章误导了_AI阅读总结 — 包阅AI

包阅导读总结

1. 关键词:野生产品经理、网上文章、误导、知识体系、辩证思维

2. 总结:本文指出野生产品经理常依赖网上文章学习,但这些内容良莠不齐易误导人。通过案例说明部分文章作者实力一般、内容不真实,且方法论常与现实条件不匹配。强调要用辩证思维看待网上文章,阅读虽有益但要避免被误导。

3. 主要内容:

– 野生产品经理靠网络文章学习,但内容质量差且场景不适用,易出问题

– 98 年产品妹子对 2B 产品无知,负责需求出错哭了

– 98 年男生没系统学过产品知识,出需求差之千里

– 部分文章作者实力一般,内容真实性存疑

– 附文章链接的产品经理,文章中规中矩但入职后能力不行

– 网上文章存在方法论与现实条件不匹配的问题

– 不告诉你获取资源等现实问题,读者对过程一知半解

– 强调要用辩证思维看网上文章,阅读有益但避免被误导

思维导图:

文章地址:https://www.woshipm.com/pmd/6086031.html

文章来源:woshipm.com

作者:吴德馨

发布时间:2024/7/22 9:07

语言:中文

总字数:1981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评分:82分

标签:产品经理,职业发展,学习方法,网络资源,实践经验


以下为原文内容

本内容来源于用户推荐转载,旨在分享知识与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邮箱 media@ilingban.com

对野生的产品经理来说,因为没有系统的培训和完善的知识体系,平时只能靠一些书籍、网络上的文章进行学习。但这些内容良莠不齐,且场景不一定适合所在环境,就会导致出现很多问题。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产品成长的一些看法和经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最近负责的产品碰到一个困难,于是在网上搜索,翻了很多篇相关文章,其中大部分都是框架性的方法论——产品不同、公司不同、行业不同——我深知这样的方法论对我没有帮助,可我在想,假如今天是五年前的我看到这些文章,很有可能将其奉为圭臬。

作为产品新人,对产品有初步的概念,读过几篇产品相关的文章,可对真正的产品细分、开发流程、历程艰辛没有概念。

01

三年前,所在团队招进来一名98年的产品妹子,当时她是部门最年轻的职工,天真烂漫,富有活力,受到同事的欢迎。过了大概2个月,私下里听她吐槽道:“我们的产品都不怎么画原型,也不怎么考虑用户体验设计,看起来丑丑的、旧旧的。”后来问了下带她的产品同事,同事大吐苦水:“这妹子之前做的都是2C产品,对2B产品一无所知。”同事又给我讲了个她的故事:有次发版,她负责的需求流程设计上有点问题,导致系统报错。她不知道咋办,就哭了,边上几个工程师都懵了。所幸当晚的工程师给力,将问题定位并修复了。可见她心理承受能力太弱。”

我带过的一个98年男生,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之前在小公司干过产品经理,他出需求有一个很明显的毛病:总是忽略需求的背景、目的,直接搞原型,以至于有些需求出来差之千里。后来跟他沟通了几次,我明白了:他没有系统性的学过产品知识,甚至都没完整的看过一本专门的产品书籍。他平时获取产品知识的途径只有网络文章,这些文章要么是案例讲解,要么是讲需求分析,要么是讲原型设计,等等。但这都是零散内容,真正做好需求要把所有相关的知识串起来综合运用。

这两位产品新人都没干多久便“被脱落”了,他们是网上文章的“受害者”。我相信他们读到的网上文章是好的,只不过,他们更需要系统性的看一些书籍,涉猎更广、更细的知识,然后在产品实践中融会贯通。

02

有些文章的作者本身的实力一般,在写文章的时候会“包装”自己,夸大其词,甚至,部分文章内容是脑补出来的。

一年前,招聘一位产品经理的事情我印象深刻,这位产品经理在简历上附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文章链接,众多求职者中他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令人耳目一新。他的文章中规中矩,但既然能写出点东西来,想必她肯定很有想法,于是安排面试聊了聊。聊完后,感觉很一般,当时我内心客观的结论是:不推荐,但考虑到他的学历和大厂实习背景较优,于是推给领导决策,后来领导决定招他进来。没想到两个月后就以“能力不行”将其开掉了。

这位产品经理入职后,我仔细观察过他。他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并没有专业的见解,更没有个人独到的经验。因此,他写的那几篇文章的真实性就很值得怀疑了。

专家学者都经常学术造假,何况普通人编写的文章呢?

我们网上看文章,乃至平时读书,都一定要带着辩证、怀疑、批判性的思维去看。

03

最近听了一期播客《利用好资源只是米上雕花,抢夺资源才是真正的屠龙术》,不禁引发我的深思:我们所学的知识技能,都是建立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上才可以使用的,但没人告诉你,怎么获取资源。

网上文章会告诉你做好好产品要按照步骤一二三……但却不会告诉你怎么去讨老板欢心,怎么处理好人情世故,怎么申请项目资金,怎么跟IT搞好关系。纵使你精通产品十八般武艺,让你到了一个不好的公司里,你也无可奈何——大部分的公司,都不怎么“好”。

现实是无法完整描述的。所有内容都是作者经过高度抽象、提炼的,同时,作者会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显得更加正确,忽略、舍弃掉他现实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这就会导致读者从文章中看到了开头和结尾,但对过程一知半解,最后难死在半路。

很多文章、书籍的都存在这个问题:方法论与现实条件不匹配。

现实条件不单指企业市场等外在条件,还包括读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很多人自以为能力很强,看了几篇文章就好像习得了“武功秘籍”,于是凭着个人强烈的ego,裹挟着其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他的主观意愿已经盖过了客观情况,注定要把人带坑里。还有些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文章看的很多,开会讲话滔滔不绝,一到实践就犯懒,根本不是做事的料。

按照这个逻辑,最好每篇文章都注明:本文内容适用于企业,行业,条件,实践者需要具备、品质。可假如真的这么写的话,适合读这篇文章的人,只有作者本人吧。

04

扯了那么多,并不是叫大家别去看网上文章,只是希望大家可以更加辩证、怀疑、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免得被误导了。每个人的经验都是个体独有的,但也都是值得分享的。作为读者,不一定能“吃他人一堑,长自己一智“,但阅读绝对是多多益善。

就像我这篇文章,对大部分来说没有帮助,是篇无伤大雅的废话,或许对极少部分人来说会有启发,那就很知足了。对我来说,仅是记录下对此的想法,也非常有意义。

本文由 @吴德馨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