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阅导读总结
1. 关键词:注意力、奶头乐、算法、激素、恶性循环
2. 总结:互联网时代,平台和营销号通过算法和新奇内容收割用户注意力,使人沉迷。频繁刺激导致激素敏感性降低,注意力和耐心被削弱。若不解决,可能丧失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作者以写作对抗这种不良影响。
3.
– 平台价值取决于用户数量和停留时长
– 营销号利用“黄金三秒”提高完播率获取流量
– 平台研究人的弱点设计推荐算法
– 人易沉迷的原因
– 内心有消遣等需求
– 算法与新奇内容结合
– 沉迷的后果
– 激素刺激效果变化,需更多奇异内容获取快乐
– 注意力和耐心下降
– 难以静心做慢反馈的事,可能丧失能力
– 作者以写作对抗
– 每天写作虽慢反馈但受益正向
思维导图:
文章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Tm9Gywl3dMELCXOdiPgraQ
文章来源:mp.weixin.qq.com
作者:智远同学
发布时间:2024/7/29 0:11
语言:中文
总字数:1087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评分:86分
标签:注意力经济,互联网,用户行为,心理机制,内容消费
以下为原文内容
本内容来源于用户推荐转载,旨在分享知识与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邮箱 media@ilingban.com
本文来自虎嗅源流-智远同学
头图|视觉中国
大家都知道,在互联网的世界,流量等于金钱。
一个平台的价值,主要看它有多少用户,以及用户在平台上停留多久,用户停留时间越长,APP的价值就越高。
除平台本身外,有些营销号也一样,它们也会让人沉迷其中。做过自媒体的人应该知道,有个力量叫:黄金三秒。
这个理论强调,得在三秒钟内抓住用户注意力,然后,每隔几秒给用户一个爽点,让他们看的内容像坐滑梯一样,一旦开始刷就停不下来。通过这些手段,他们的作品完播率就会上升,从而得到平台更多的流量。
所以,在种种利益驱动下,他们会想办法控制把你的时间、注意力都收割掉。
平台方会聚集一帮顶尖的研究团队,专门研究人的弱点,设计出一种让人「停不下来」的推荐算法,外加上无数创作者五花八门的新奇内容,人一旦无聊地点开这些APP,就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
在平台强大算法推动下,加上我们内心深处想要消遣、放松、获取信息的基本需求,我们就很容易陷入一种连续叠加的状态内,无法自拔地沉浸在奶头乐中。
这种情况也很容易理解。
人的身体里有一套奖励机制,由多种激素控制。比如,负责快乐奖励的多巴胺,或者是控制积极情绪的内啡肽、血清素、催产素等等。
当一波波新鲜、奇特的短视频涌向我们时,那种快乐感就由多巴胺带给你。但是,这种激素的刺激效果,并不是永远不变的。看的视频越多,敏感性越低。
什么意思呢?
就像吃第一口巧克力时,很甜很满足,但吃得越多就越觉得腻;当开始觉得腻了,生理上会形成一种脱敏现象,一旦这种反应形成,就要刷更多、更夸张奇异的内容来获得最初的那种快乐和满足感。
比如:
以前看2分钟的短视频就能让大脑感到快乐,现在可能需要1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才行。
而注意力、耐心也从从原来的60分钟变成了1分钟、30秒,甚至只有5秒,如果一个视频五秒钟内抓不住你,不能到即时快感,我们就会立刻刷掉它,去找下一个更快更刺激的内容。
一旦大脑的奖励阈值被奶头乐内容驯化到极限,去做那些需要静心、耐心、慢反馈的事情,就会变得浮躁,无法静下心来。
我敢肯定,很多人都被奶头乐驯化得很厉害,能静下心来读长文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那些信息密集的研究资料了。
可以说,如果现在不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解决它,那么将来大脑可能只能接受奶头乐类型的内容,从此就会在奶头乐的世界里陷入恶性循环,直到完全丧失独立思考和认真工作的能力。
这也是多年以来,我为什么每天都要求自己写作的原因,虽然它是一个慢反馈,但受益总是正向的。
点击下方进入智远同学的源流,阅读全文⬇️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