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阅导读总结
1. 关键词:WPS AI 2.0、信任感、生产力工具、金山办公、大模型应用
2. 总结:本文主要探讨了 WPS AI 2.0 如何打造有信任感的 AI 生产力工具,包括基于用户素材互动、多轮对话、集成主流大模型等,强调避免一键生成,要在应用场景合理嵌入 AI 以提供掌控感和信任感。
3. 主要内容:
– WPS AI 2.0 新增 4 个 AI 办公助手,如写作助手提供伴写功能,增强用户掌控感和信任感
– 金山办公去年发布 WPS AI,经用户反馈发现用户希望基于已有素材生成,形成人和 AI 互动
– 自然语言交互中多轮对话重要,让用户参与 debug 修正产出内容
– WPS AI 集成国内主流大模型,代替用户判断调用场景,提供无感体验
– 金山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是贴近用户侧,会根据用户抱怨及时改进功能
– 晁云曈认为 AI 应用落地要合理嵌入场景,提供更平易近人的无感知 AI 应用
思维导图:
文章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R4xGCL4v0XT4sjWw-66Dfg
文章来源:mp.weixin.qq.com
作者:李超凡
发布时间:2024/7/20 2:30
语言:中文
总字数:2151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评分:88分
标签:AI生产力工具,WPS AI 2.0,自然语言交互,AI写作助手,用户体验
以下为原文内容
本内容来源于用户推荐转载,旨在分享知识与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邮箱 media@ilingban.com
WPSAI 2.0 如何打造一个有信任感 AI 生产力工具

这是《纽约客》去年的一期封面,在GPT-4 惊艳亮相几个月后,很多人尝试用 AI 来协助自己输出工作相关的内容,都有这样的感受,AI 给出了一堆看似条理清晰却不能用的东西。
直到现在 AI 产品也没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大模型的能力已经更进一步,在很多场景还是会脱离我们的「掌控」,比如测出 9.11 大于 9.9 就是其中一个体现。
而在 AI 写作方面,经常让我头疼的问题是,AI 能一次生成很长篇幅的内容,但中途可能会偏离我设定的思路,但如果让它微调 AI 可能会再次生成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对使用者提示词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前段时间的 WAIC 上,我也看到一些产品也开始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比如 WPS AI 2.0 为个人用户新增了 4 个 AI 办公助手,其中 AI写作助手就是给用户提供沉浸式的伴写功能,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提供智能建议并接续写作。
金山办公助理总裁晁云曈比表示,伴写功能能辅助用户表达出「卡在嘴边的句子」,不仅帮助用户修改文档错误,还可让用户清晰看到哪些文句做了修改,增强对 AI 的掌控感和信任感,打造新一代单人和 AI 协作工作流程。
爱范儿对晁云曈就这系列新产品进行了采访,看看是如何打造一个让更适用于日常工作流,更能让人信任的 AI 生产力工具,应该如何打造。
其实金山去年就已经发布了 WPS AI,提供支持 AI 生成的 续写、扩写、缩写、润色等功能。而那时候大家应该经常会在这类产品中看到一个关键词:一键生成。
这意味着,你只要说一句话提需求,剩下的 AI 就会直接给你完整的内容。这种解释很适合来配合传播「AI 取代打工人」这类话题,但却和实际的应用场景有不小偏差。
晁云曈告诉爱范儿,在经过用户反馈、收集意见、改进、发布、迭代的循环,金山发现用户有一个比较大的痛点能不能基于用户已有的文档素材去生成?
这和直接一键生成不一样,基于用户的素材库进行总结归纳,比如一个文章大纲,我需要删掉部分,或者基于某一个大纲节点来修改,需要形成了一种人和 AI 的互动。
「让用户去主导、去掌控。」这是晁云曈在采访中多次提及的话,也是 WPS AI 2.0 这些 AI 助手最大的特点。
比如在 AI 润色中,除了会标记修改的地方,也会把为什么这样改附在后面。这样的流程更像是日常工作中人和人的交流,在 WPS AI 的工作流程里,人和 AI 会不停来回切换介入的状态。
晁云曈提到自己至今没有驾照,还在六年前跟同事打赌,说到 2030 年的时候自动驾驶会大行其道,他也不需要考驾照了。
最近萝卜快跑等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落地速度,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或许驾驶的技能真的会被「消灭」。回顾历史,你也会发现很多技能也早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消失。
这样的理念也多少映射到了晁云曈负责的产品里,他希望通过 AI 让每一个工作者有一个智囊,有一个愿意干脏活累活的同事,有一个愿意帮你做修订的同事,每个人自己有了一个小团队。
能力的范畴就会从怎么去用 AI 变成了怎么去做管理,怎么做任务的拆解,怎么把它分给不同的 AI 去做。拿回来的结果你还得会评价,这是好还是坏?是留下它、应用它,还是拒绝它?因为 AI 不可能给你 100% 对的答案,所以拆解、评价好坏这些话题就会变得特别有意思。我觉得这是未来使用 AI 挺重要的一个命题。
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 AI 产品也越来越多,怎么去和这些 AI 产品交互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技能。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认为未来甚至 UI(User Interface,用户交互)这个词都会消失。
晁云曈认为在自然语言交互带来的变化中,多轮对话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多轮对话才能进行意图的澄清。在金山内部有一个说法,让用户去参与 debug,如果 AI 产出来的内容不够好,一定有机会逐步去修正它。
如果没有多轮对话,必须要掌握怎么提问的能力,历史上大行其道的东西命令行就是这样,控制台就是这样。输入参数不对,只会告诉你不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对。
爱范儿在之前一篇文章提出,我们需要更多不做大模型的 AI 公司,专注去探索大模型的落地应用,这也是金山办公在做的事,WPS AI 上集成了国内主流的 AI 大模型,包括 MiniMax、智谱 AI、商汤、文心一言、通义大模型等。
作为大模型的应用主义者,晁云曈也跟我们分享了在应用落地过程中的观察,其中一个关键是要代替用户判断在什么场景来调用哪款大模型,提供无感的 AI 产品体验。
我们接入多家大模型的核心思路就是,当用户难以去甄选大模型的能力,我们希望通过上层应用层的接入,让用户没有感知地在各种不同的能力上都用到比较好的大模型的效果。
除了金山,钉钉不久前也宣布将支持多种大模型的调用。在目前市场的竞争中,晁云曈认为金山跟微软更为相似,希望做一个长期主义、技术导向型的公司,而金山的优势优势是愿意贴近用户侧。
晁云曈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时用户抱怨电子表格里面插图片非常难操作。因为要做筛选,做排序,图片不太会跟着走,版面会变得乱七八糟。金山马上就做了一个改变,把图片嵌到单元格里面去,让它变成一个公式。
这个公式会把存在另外一个地方的图片资源读出来在这里显示,多人协作的时候,尤其是拿来管理订单、合同、物流等截图显得非常方便,多人协作这个能力就提升了。
对于 AI 应用的落地,晁云曈认为首先需要在用户应用场景里面合理地嵌入 AI,尽量避免追求一键生成、一步到位,而是在环境里做嵌入,给到环境掌控感和信任感,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更无感知的 AI 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分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