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阅导读总结
1. 关键词:抗衰老、前沿研究、细胞系统、北京大学、香港大学
2. 总结: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抗衰老的前沿研究播客,对话北京大学谢正伟和香港大学黄园,探讨了衰老的本质、研究方法、相关消费品及药物等,强调了科学研究对抗衰老的重要性。
3. 主要内容:
– 传统观点认为衰老不可避免,但世卫组织将其划定为可治疗疾病
– 介绍本期嘉宾谢正伟和黄园及其研究领域
– 探讨衰老的本质,包括稳态失衡和错误累积,及相关调控标志
– 提及动物模型(小鼠、秀丽隐杆线虫)和细胞模式(真核生物细胞分裂)是研究衰老的重要载体
– 讲述人工智能在衰老研究中的贡献,如开发预测药物虚拟表达谱的系统
– 讨论人体衰老检测指标及人工智能在其中的作用
– 探讨抗衰老消费品与药物,如NAD+、二甲双胍等的有效性和影响
思维导图:
文章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MQTEWAxCx5rkAZ2kbeOgdA
文章来源:mp.weixin.qq.com
作者:DeepTalk
发布时间:2024/7/20 8:00
语言:中文
总字数:2123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评分:87分
标签:抗衰老研究,人工智能,生物标志物,药物研发,长寿医学
以下为原文内容
本内容来源于用户推荐转载,旨在分享知识与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邮箱 media@ilingban.com
从细胞到系统,揭秘抗衰的前沿研究,对话北京大学谢正伟、香港大学黄园|DeepTalk播客更新
传统观点认为衰老是自然不可避免的现象,与此同时,世卫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代码手册中,将衰老划定为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同时根据一份刚刚发表的长寿领域投融资报告中称,2023 年长寿领域的投融资总额为 30.1 亿美元,相较于 10 年前,上涨的 5 倍多。随着人们推开“抗衰老”的大门,我们不禁要问,衰老在科学上是否有依据,研究衰老其本质是在研究什么,炒得火热的抗衰老消费品是否真的有效。
谢正伟: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亿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雅时护肤抗衰品牌创始人
研究领域:主要应用交叉学科手段,包括人工智能和计算生物学方法,进行衰老和代谢疾病的机制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发。主要的科研成果包括:开发出第一代衰老微流芯片;发现端粒酶失活调控早衰的机制;发明了代谢分析中的超立方收缩算法;发现小檗碱、冬凌草甲素等多个延寿化合物;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和基因指纹的药效预测系统——灵素系统等。
黄园:医学博士,香港大学高级研究员,香港长寿医疗中心主任,QuantumLife 创始人兼 CEO
研究领域:擅长转化医学,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驱动医学、老年相关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和长寿医学领域。在生物技术和长寿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对癌症液体活检技术的研究中入选福布斯中国 2020 年度 30 岁以下精英榜(医疗和科学领域),并当选成为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士。QuantumLife 专注于提供端到端的精准长寿医疗技术解决方案,延长健康寿命。
本期播客站在科学研究的角度,讨论了衰老的本质、生物学证据、以及衰老是否将演变为一种可治疗的疾病。深入分享了衰老的复杂性,包括遗传、分子水平的变化、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在消费和医疗层面抗衰老产品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衰老,一切的密码都藏在了人类的遗传物质——DNA 中,衰老也是生命活动调控的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衰老聚焦于两大特征:稳态失衡和错误累积,甲基化水平、半乳糖苷酶活性是衰老的调控标志,在生物学的研究上,基于基因组数据、转录组、代谢组和蛋白组数据可以驱动建立的衰老标记物系统,这些都是理解衰老本质和寻找抗衰老策略的重要基础。衰老在未来可能逐步演化为一种可干预、可治疗的疾病。
理解并监控衰老过程,人们找到了一系列的动物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最典型的动物就是小鼠和秀丽隐杆线虫,通过分析大量数据集来理解基因调控和表达,来研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变化。通过生物标志物和数学模型来评估个体的衰老程度,以及通过观察动物在行为、生理和分子层面上的变化来理解衰老机制,如在单基因的研究中,某个基因对于动物的寿命是否存在影响,在组学研究中,哪些调控对动物寿命的影响更大。
在细胞层面,通过研究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来探究生命的规律,研究细胞分裂次数对衰老和死亡的影响,利用细胞实验(如酵母等)进行衰老相关研究的方法,包括使用微流芯片观察酵母细胞衰老过程,细胞培养中的分裂次数限制以及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寿命特性来探索长寿机制。
开发能预测药物虚拟表达谱的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旨在通过对比衰老变化谱来预测药效,从而跨越传统的靶点开发方式,直接寻找可能的干预小分子。这种方法有望解决传统药物研发中的困难,并在多靶点效应疾病治疗上展现出更大的潜力。
人体衰老检测的一些指标包括炎性指标、生物学年龄和器官功能分数等指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析衰老与疾病差异,构建生命网络理解复杂机制。采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区分衰老与疾病,并探索生命网络的深层次理解,以期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精准医疗策略,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类的健康寿命。
重点探讨了保健品和药物延缓衰老的有效性及其对人体的影响,诸如 NAD+、3-羟基基丁酸、白藜芦醇和 PQQ 等物质,并对其市场可用性和潜在效果进行了讨论。NAD+、二甲双胍、牛磺酸等物质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延长寿命的效果,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潜在的长寿化合物,还探讨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尽管通过科学研究积累了一系列成果,但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同时强调,在使用这些潜在药物或保健品时,重要的是了解个人的身体状况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AI引擎如何加速科学研究?对话深度原理创始人、新神经网络架构KAN作者|DeepTalk播客更新
AI大佬纷纷押注能源,卡死AI的会是能耗吗?是时候关注能耗与散热的问题了|DeepTalk播客更新
DeepTalk播客上线 | 阿尔茨海默病nature论文承认造假或将撤稿,误导研究18年?
本播客内容为 DeepTalk 原创制作,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改编或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分享收藏